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一張機票暴露了旅游商家的欺瞞行為和服務管理的漏洞,消費者們壓抑已久的憤怒和不滿,終于全線爆發,一場如火如荼的討伐正在持續蔓延。
事隔三十多天,攜程機票業務又出問題,攜程CEO又鞠躬道歉。緊接著,對手飛豬旅行先聲奪人,表示嚴打機票退改簽亂象,并承諾出現不規范行為保證三倍賠償。為了清理大市場,15家航司、OTA網站被約談,有專家預測機票退改簽費用將有大變動,關于機票退改簽的最新進展,多平臺明確執行與航企一致的標準,這場紛爭的罪魁禍首——攜程,最終回應:維護用戶利益。
可笑、可悲又可嘆的一出逢場作戲,眼看又要閉幕送客了。
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沒出問題時,各大賣家瞞天過海、不亦樂乎。一旦紙里包不住火了,道歉、聲明、保證書,看似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實則危機公關、實力甩鍋。看到對手的伎倆及其下場,哪個聰明人不是心知肚明、隔岸觀火,最多玩玩文字游戲,給憤怒的冤大頭摸摸毛,轉頭又開始了新一盤的“數錢”游戲。
深陷輿論漩渦之中,“全民公敵”攜程被如此詬病,皆因其捆綁銷售、高價退改簽、大數據殺熟等做法,最終成為了聲討者憤怒爆發的出口。這其中有普通用戶,也有作家蔣方舟、演員韓雪、微博大V王志安等公眾人物。
社會各方聲討不斷,讓消費者對于一張機票的關注度,早已擴散到旅游商品的賣家市場,甚至開啟了對整個旅游行業的質疑。那么,這場討伐,最終是水落石出還是瞞天過海?解決方案之效力又能在日后的市場自律里激起多少波瀾?
其實,商品到貨幣的質變,是一場極其驚險而迅速的跳躍。假如跳不過去,摔壞的不是商品,摔壞的是只能是商品的所有者。一張機票原本是開啟一場旅行的鑰匙,如今這場折損在起跑線上的旅行,難道只是影響看風景的心情嗎?那么被愚弄的消費者應該找誰算這筆帳呢?
1、撕掉機票這張面具
從三十個小時的綠皮車,到兩個小時的飛機直達,是速度和質量的飛躍,是消費理念和水平的質變。巨變之間,成長的不僅是一代旅行者,也是整個時代。
近年來,航空經濟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我國已經成為國際客運量增長最快的市場。根據《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到2020年,民航旅客運輸周轉量比重達到 28%,運輸總周轉量達到1420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7.2億人次,貨郵運輸量850萬噸,民航業戰略作用和對國民經濟貢獻率持續增強。
民航運輸機場作為民航業發展的基礎和重要力量,也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到2016年,我國民航機場已達218個,其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以上的機場38個,預計到 2020年,我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機場260個,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5億人次。機場作為國家重要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時代在變幻,機場早已不是一個單純承載飛機起飛和降落的傳送倉庫,它集餐飲、住宿、娛樂、購物、觀光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已經成為來往人群的血拼商場、各路代購的生意場、消磨閑暇的度假村,甚至是旅行達人的打卡處、知名或非知名明星的走秀場、粉絲云集的見面會……
機場,已經逐漸成為一段旅程的第一站,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更是旅行記憶中的一束光,或是一個耿耿于懷的黑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設施健全的機場已經具備了城市的骨骼和經絡,日益增長的客流量成為其最活躍的血液,也成為癥狀最明顯的刺痛。
難以琢磨的票價、難以描述的餐食、難得準時的起飛、難博一笑的環境,構成了國內頻遭詬病卻又屢教不改的機場問題,要想一次性解決這些問題,可真是難上加難。
這些難題看似是一具軀體上的不同傷口,可是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一個“財”字。過分追求經濟效益,而喪失了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原本應該是行業內的約定俗成,但是市場混亂、三觀扭曲,“誠信人”眼中的基本底線,卻被可笑地奉為千載難逢的行業美德,拿來稱贊、標榜。
2、“機場”鏈條上的責任紐扣
一系列的行業亂象,航空公司以及第三方平臺無疑是行為的主體,但是把這些現象放在一條生產鏈上,其實政府對于市場的監管,以及對于市場的引導,才是這場洪水的閥門,或者說是行業的底線。
當地政府的“有形手”
如今,中國正處于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轉變,但作為航空運輸重要子系統的機場,其發展卻極為不平衡。2016年全國前30位大機場承擔了超過全部客運量的81% ,90%的中小機場由于航線少處于半閑置狀態。
嚴重失衡的市場份額,是航空事業發展混亂最明顯的癥狀。政府這雙“有形的手”應該如何發揮其高效、長遠的作用呢?
首先,配合中央政府和民航局做好地方機場定位工作。機場能否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是對機場形成合理的定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中小機場的分類管理。其次,給予中小機場配套的政策和資源,以扶持機場的發展,因地制宜才能將有限資源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再次制定正確的機場績效考核方案,引導地方機場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最后,充分發揮中小機場所在地方經濟特點,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政府的“鐵手”在面對市場經濟的時候,要講究剛柔并濟的治理手法。當地政府首先完成大方向、大政策、大管理方面的保障,之后運用智慧和創新性思維有效引導市場運轉,才是重點。
國內許多機場在地方經濟建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 云南騰沖縣借助騰沖機場大力打造旅游產業,成績頗豐。2009年由于騰沖機場的通航,當地的旅游收入增長近30%,其中省外游客由2008年的30%增加至82%。此外,騰沖機場為地方的招商引資構建了良好的平臺,2009年引進投資項目的資金比 2008年增長65%。
地方政府結合本地經濟特點,利用當地機場構建臨空經濟區,明確機場在地方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將機場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撬板”,合理規劃機場戰略發展方向,促進機場的健康發展。
企業:規則的玩家
政府在航空事業的起跑線上起到了保障作用,具體的運營和操作還是要看航空公司的管理和運營。企業的運轉和機場的服務直接影響了消費者對行業,甚至是旅游市場的印象,進而決定其消費行為。
然而,大多服務提供者把機場服務當成是一次性的,于是機場里的基礎設施僅僅滿足人們的“生存要求”,機場里的商家想的是“能宰一筆是一筆”,工作人員迎來送往,怠慢、敷衍、冷漠等負面情緒時有發生......種種矛盾積壓到爆發,一句話、一個舉動往往會引起一場紛爭。
那么,機場作為最大的玩家,如何避免這些無須上演的“機鬧”呢?
首先,明確機場在旅游市場中的定位,這里已經不單是飛機的傳輸帶,更趨向于一個旅游城市的地標景點,它可以是小型的主題公園,也可以是本地文化的展覽館,或者是特色小鎮的一個角落。
其次,為構建主題機場特色,完善相對應的基礎設施及其服務,主要包括商店、飲食、服務、環境等。在一定基礎上,改變經營模式,積極發展非航空性業務。 例如,打造民族風情文化街、沉浸式娛樂體驗館、微縮型世界建筑展覽館、兒童主題樂園等,讓在機場等待的過客有趣可尋、有樂可圖。
最后,培養專業性人才,提高整體服務質量。服務的核心還是人,再先進、優質的硬件設備也無法取代人給予人的溫暖和關照。優化航空工作人員的薪資結構,設立獎懲制度。另外,積極學習總結國內外成熟經驗,制定培訓和晉升的透明化通道。為航空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新鮮血液。
近日,北京新機場為改變消費者對常規機場的刻板印象,宣布航站樓內部分餐飲和零售店面向社會公開招商。據說,新機場預留餐飲區域18000余平方米,擬劃分店面90余家,此次招商面積為3074平方米,店面的經營者將通過公開競標的形式產生。
最重要的是,參加競標的餐飲企業需要提交《同城同質同價承諾書》,這意味著消費者終于有機會享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了。當然,諾言的兌現還是要看最后的落地情況,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被忽悠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誰擁有市場的審判權?
平心而論,消費者這一群體根本不是洪水猛獸,他們的需求其實很簡單——“安全、周到、尊重、不被騙、沒有坑”。
就算是如此單純的要求,各家航空公司也常常夠不著及格線。消費者作為航空服務鏈條上的最后一個紐扣,理應是市場經濟的反應者,也是服務質量的評定者,他們具有理所應當的話語權和評判力。
可是,太多的觀點認為,“理性消費”、“切莫貪圖小利”是理應引起消費群體重視的課題,甚至把亂象的責任推到消費者身上。確實有一部分消費者存在各種問題,但是并不代表所有消費者都應該被草率對待。
如今社會總是對沒犯錯的人要求太多,反而對有責任的人寬容太多,對于高品質、低價格的追求和本能性偏好,應該成為倒逼市場監管、企業轉型的源動力,而不是非法分子的可乘之機。
先為消費者洗一洗白,再談談消費者作為自媒體身份的社會責任。
自媒體時代——以自我為中心的信息傳播鏈,自媒體時代的微博微信是一個自由性的和更新最快的新聞傳播方式。每個人都是新聞的輸出口,內容難免缺乏真實性,言論也會缺乏客觀性,加之沒有“把關”意識,于是很容易成為謠言的溫床。接著在傳播途徑中,個性化的語言,引發網民言論過激,進而造成不理性的“媒介審判” 。
輿論、真實,本應該是媒體的責任,但在如今開放的時代里,每一個人都必須承擔起這一責任,畢竟每一個人都在享受著這樣一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樂趣、服務,以及無限的便捷。
拋出一個“手握一張萬能機票,你最想飛去哪里?”的問題,總是會收獲五花八門的答案,每一個答案背后都演繹著一個個動人心魄的故事。但誰都知道,沒有最完美的旅游地,也沒有無可挑剔的旅程,但是總有可以進步的旅游市場。
在人云亦云的大環境下,說不清到底是消費者的要求太高了,還是市場給予的安全感實在太低,或是“有形手”和“無形手”已經到了貌合神離、相視無言的境地?但是事實擺在眼前,騙局一次次招搖過市,消費者一次次被戲耍,花錢買服務圖享受的結果,總是惹來一身麻煩。
政府方一邊宣傳政績,一邊抱怨自己花錢買罵聲,出力不討好;旅游途中各個商家習慣性地先抱歉、再走開,或許因為錢包太鼓卻總也彎不下腰;傳統媒體千篇一律毫無鋒芒,自媒體慷慨激昂卻總是添油加醋,試問市場的真相到底在哪里?
最終,消費者成為了局中局的冤大頭,收獲最多的是無關痛癢的安慰,失去最多的是對旅游市場的信任!
社會責任這個詞太重,但把它掛在嘴邊的人又太多,好像分擔到每個從業人肩上便順理成章地輕于鴻毛。可是這完全與責任的本義背道而馳——責任應該是一種操守,一份良心,一道銘記在心里不會暗淡的警示。
只要在社會范圍內,責任得到發自內心的重視和尊重,它才會凝聚起重于泰山的意義,才會對市場、秩序、規則,乃至這個社會作出一些真正的改變。不是嗎?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小榮說”(ID:xiaorongshuo),作者:李潔,原標題:《旅游消費頻現“局中局”: 游客為何從“上帝”淪落為“待宰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