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2月3日,2020(第七屆)中國主題公園和度假區峰會(SCPR)在北京舉辦,其由北京首寰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商報聯合主辦。該峰會上,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文旅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魏鵬舉表示,文化安全分為消極的文化安全和有積極的文化安全,所謂消極文化安全就是防和堵,積極文化安全就是積極做大自己,變得更強,變得更自信,有融乃大。在面臨全球意識形態挑戰的時候,中國文旅業應該成為積極文化安全的拳頭產品。
魏鵬舉認為,高質量發展很重要的內涵其實就是四個字:提質增效。質量提高另外效率效益也要提高提升。所以我們從投入水平和產出品質兩端來統籌考慮,投入水平包括主體結構、人才供給、資本規模、資本環境。產出品質包括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創新效益、溢出效益。
以下為魏鵬舉演講全文:
(以上內容由執惠根據嘉賓演講速記摘編整理,未經嘉賓本人審閱)
我作為學者做一點宏觀性的思考和研究,當然我的發言也是比較學術性的。如果從我個人的學術性角度來看,我覺得今天這個選題是很恰當的,文旅業的復蘇和引爆,可以預見2020年最后這一個月,包括2021年的春天應該是一個典型的文旅復蘇的時段,我覺得到明年五一節以后應該會進入一個典型的引爆期,我覺得這樣的判斷是有依據的,各位也知道12月1號,經合組織關于全球經濟有一個預測,首先判斷2020年疫情影響下全球唯一正增長的是中國,這是他們的判斷。
第二方面,明年經濟會迎來爆發式的復蘇,而這在整個復蘇進程中中國是最重要的角色,他們報告是認為中國對于全球經濟復蘇的貢獻達到1/3,如果我們再結合其他一些組織對于中國經濟明年的經濟增長的預測,比如世界貨幣組織的預測是中國2021年經濟增速達到9%,最新的消息德意志銀行集團他們預測中國明年經濟復蘇速度達到9.5%。不管任何一種預測,總的來說一個是對于全球經濟明年整體復蘇是樂觀的,還有一方面對于中國經濟,復蘇的速度還有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貢獻都是給予非常高的評價。
中國文旅業應該是中國經濟復蘇里面增長最快的,而北京無論是復蘇還是高質量發展應該都是中國文旅產業的龍頭。關于高質量發展政策背景我不再給各位梳理了。十九大提出高質量的發展,在2018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就明確提出文化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而且專門提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與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是供給端,我們主題公園尤其是今天聚焦的環球影城,是最典型的優質供給。
我們高質量發展指數切入點比較常規,就是用投入產出簡單模型,但是我們認為高質量發展很重要的內涵其實就是四個字:提質增效。質量提高另外效率效益也要提高提升。所以我們從投入水平和產出品質兩端來統籌考慮,投入水平包括主體結構、人才供給、資本規模、資本環境。產出品質包括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創新效益、溢出效益。所以我們連續兩年測算北京都是高居全國榜首,就是從文化產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益來看,綜合效益里面既包含經濟指標也包含文化指標,同時也包含一些綜合的社會指標。
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京都是文化產業領域全國投入產出最高的一個地區但是各位投資人也罷,各位業者也罷,各位消費者也罷,相信在北京你的投入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益和產出,在文旅行業也一定會是這樣。我覺得2020年上半年直到現在應該是一個復蘇期,下半年應該是一個真正的引爆期,而且在北京這樣一個地方有足夠的條件,也有足夠的能力來引爆中國文旅業的高質量發展。
關于“十四五”現在正好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期,全國上下都在研究這個問題,各行各業也在認認真真思考這個問題,之所以“十四五”這么重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諸多不確定性,而且這些不確定性隨時都在發生成不確定性,從“十四五”文旅產業高度發展角度來說不確定性有哪些方面呢?
首先從國際環境來看,意識形態新冷戰正在形成,文化產業有兩個屬性,總書記也說了本質屬性是意識形態屬性,所以國際意識形態新冷戰肯定對于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影響,這里面很具體涉及到文化安全問題,當然我個人始終認為文化安全我們怎么看,有消極的文化安全和有積極的文化安全,所謂消極文化安全就是防和堵,積極文化安全就是積極做大自己,變得更強,變得更自信,有融乃大。在面臨全球意識形態挑戰的時候,中國文旅業應該成為積極文化安全的拳頭產品。
第二方面,從國內的制度性供給來看,涉及到文化體制改革如何深化的問題,我個人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對待非公資本,如何激活非公資本在文旅產業發展中的積極性,這是我覺得還需要在制度上不斷調試,不斷通過深化改革推進的。
從文旅產業本身來看,我覺得有兩個不確定性的東西,特別重要。一個是優秀文創產品供給,核心問題其實還是創新,還有從消費端雙循環能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這是毫無疑問的關鍵。
無論我們有多少不確定性,在中國只要我們有一些基本的定力就有基本的共識,這些定力是總書記對于文旅產業總體的他的批示,他的基本認識,還有一方面就是各位很清楚我們前不久剛剛閉幕的五中全會發布了建議,我想這是我們做文旅產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規劃也罷,未來的方向安排也罷,最主要的依據,有了這些依據再加上這些年中國文旅產業發展的實踐,我們形成的寶貴的經驗,無論有多少不確定,但是肯定有很多是有共識的。從“十四五”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角度來看,我們基本要做的事情首先是著力發展數字文化新業態,前不久文旅部剛剛出臺了一個意見,就是針對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依據。其實我認為疫情,無論叫黑天鵝還是灰犀牛,如果你從風險的角度來看,可能任何時期我們都會面臨很多很多風險,在這樣一個大的風險壓力測試環境下,整個文旅產業里面事實證明發展很有活力的也是很有潛力的,那就是數字文化業態,這個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也足以證明在前7個月,整個文化及相關產業從統計上來看,企業營收是負的6.2%的增長,但是文化新業態是正的18.2%的增長,是一降一升逆勢特征,就是數字文化新業態在疫情的壓力測試環境下,體現了它的強大生命力和高質量特征。所以數字文化新業態一定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我看環球也聚焦于這個領域,而且不僅是今天聚焦,我想從一開始我們就在著力在這方面有所作為,而且我們很多業態都是圍繞這個的。
第二方面,提升文創產品創新能力。
第三方面,健全高品質文化產業體系。高品質文化產業體系這是一個關鍵,長期以來我們文化產業確實面臨著各種問題,比如文旅地產化的問題,還有比如說過多靠制造業優勢,而文創的附加值這方面比較低,還有文化與科技融合度不夠等等。其實我本人這一年多以來參加科技部的面向2035現代服務業戰略研究,我主要參與的是文化科技和媒體融合這兩個組,在過去一年和科學界院士接觸過程中,發現中國原創科技原創能力是一個方面,我們還有文化+科技方面大有作為,實際我們在對科技的應用這個方面還是處在很淺表層次的,絕大多數很多所謂實景演出就是對于投影變出各種花式的應用而已,所以很多實質性的更基礎性的文化科技研發包括應用,我們都是相對不足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突出文旅產業的賦能效益,也就是它的溢出價值,期待首寰項目能夠對整個通州,北京的副中心,它的整個文旅產業、社會經濟有更大的帶動作用。就是這種賦能效應,文化產業成為國家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最最重要的不是因為它的直接經濟貢獻,而是賦能效應,就是間接經濟貢獻、引智經濟貢獻。
即便我們有一些共識,但是毫無疑問也是有痛點的,就是明明知道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也知道它非常有難度,是我們必須去克服的,比如說文化科技的創新力,比如社會資本的積極性。這個我稍微多說一點,因為從文化產業來看,“十三五”后半期社會資本的退卻是中國整個文化產業從統計上來看顯得不太景氣的原因,公共文化發展需要政府保障和全力投入,同時也需要社會資本參與。無論是在文化領域還是旅游領域都出來了鼓勵PPP發展的政策,但是PPP一度有點過火了,現在在調整,就是即便涉及到公共的文化領域其實也需要社會資本,文化產業方面更是需要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無論是民營資本還是外資,而且我覺得在意識形態新冷戰大背景下,中國更應該堅持改革開放,更應該歡迎各種各樣的力量和資本來參與到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來。
第三個方面,文化貿易競爭力。我們從統計來看,我們的文化貿易主要順差1100多億美金的順差主要在文化、制造業方面,就是文化產品方面,而文化服務方面一個是我們貿易量很小,再一個方面確實存在逆差,其實文化貿易競爭力一方面體現在制造業實力,另一方面真的是文化軟實力很重要的體現,中國發展文化包括文化產業,最終目的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無論是人民幸福感、獲得感,還是國際上講述故事的能力。
第四個,比如說文旅融合有效性問題,文化和旅游到底怎么融合?我覺得這個題還沒有破,我們從2018年底大家把它作為熱點來提,而且這個方面我看下午我們還有專家討論,文旅怎么融合?如何更有效的融合?如何能夠真正實現1+1大于2,甚至發揮更大的綜合效益?現在我覺得還有待破解。
最后談一下經濟雙循環下文旅產業如何大循環,我只提一個觀點,首先我覺得經濟雙循環這個提法有各種各樣的看法,我覺得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就是雙循環,或者說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的雙循環,原來是一個國內的大循環閉環,但是改革開放真正開啟了雙循環,后來只是我們有點淡忘了國內大循環問題,其實從一個大國經濟發展來看,國內大循環才是基礎,才是關鍵。大家看看邁克爾波特的競爭理論,從競爭角度來看只有國內集聚產業做的足夠優秀、足夠高品質才在國際上有競爭力。
其實文化產業更是這樣,我們文化產業有一個概念國際學經常提到叫“文化折扣”,就是你只有把國內的市場做的足夠充分了,充分滿足了國內的市場,而且國內市場有足夠的競爭性,你才能進入國際市場,而且贏得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所以我覺得經濟雙循環,其實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就是雙循環,只是我個人認為有一度我們甚至忽略了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性。所以疫情情況下我們開始強調兩個循環的作用,而且我們確實應該很多精力放在國內大循環上,因為我們經濟發展很重要的目的是讓老百姓過上更美好生活的需要,如果我們經濟只是賺錢的話,那搞貿易也行,但是很重要的是國內發展。
從文旅產業來看,我覺得基于雙循環我們要做的是大循環,這個大循環不僅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問題,還有很多層面大循環。比如文化價值的大循環,我們現在很多文化資源通過數字化方式變成數字文化資產,這些數字文化資產可以進一步的產業化甚至金融化。如果說故宮里面那些文物不是資產而是資源的話,數字化以后它就變成了資產,而且是可以交易定價的資產。未來可以在產權交易所上交易,而且可以用資產證券化把它金融化,所以叫文化價值大循環。文化資源變成文化資產進入到相關行業中去,進入到整個經濟尋寰中。線上線下大循環,借勢基建促進媒體深度融合,我們現在搞新基建,我一直認為中國在“十四五”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文化新基建。
第四個,溢出效應大循環,文化創意與相關產業融合。文旅是一個基本盤了,還有很多很多相關的主題,在這方面我們絕對大有作為,而且作為的空間會非常大。我想我們環球影城會是這個文旅大循環的一個示范,也一定是中國文旅一個具體的引爆點。我們共同期待。謝謝各位!